1、更新内核的命令:

armbian-update

2、图形化配置界面

armbian-config

3、创建虚拟内存

armbian-swap 1

4、安装常用软件

armbian-software

5、查看文件

ls -hl

6、使用以下命令修复安装时缺失的内容:

sudo apt --fix-broken install

7、docker相关命令

# 查看正在运行的Docker容器列表:
docker ps

# 如果你想看到所有容器(包括未运行的),可以使用-a参数:
docker ps -a

# 如果想查看Docker插件的详细信息,可以使用inspect命令,后面跟上容器ID或名称:
docker inspect <container_id_or_name>

# 查看特定Docker容器的日志:
docker logs <container_name_or_id>

# 进入Docker容器内部执行命令:(在这里,-it 参数保证了你可以交互式地使用容器的shell,/bin/bash 是大多数Linux容器中的默认shell。)

 

8、挂载U盘
磁盘设备命名一般规则:
在Linux中,设备名称通常都保存在/dev里,/dev下的文件是特殊的设备文件,和特定的驱动程序相关联。而这些设备的命名有一定的规则,可以使用“推理”方式把设备名称找出来。
例如:/ dev/ sda1,“sd”是 SCSI Device (hd是 Hard Disk硬盘,fd是 Floppy Disk软盘)。其中“a”代表第一块硬盘,如果主机上装有4块硬盘,那么他们应该依次编号sda、sdb、sdc、sdd。而sda1中的“1”代表sda的第一个主分区,sda2代表第二个主分区。
由于一块硬盘的主分区最多允许有4个,因此扩展分区的第一个逻辑分区从sda5开始向后依次编号。
a. 检测存储设备名称

sudo fdisk -l

b. 挂载存储设备sdb1到挂载点/mnt目录

sudo mount /dev/sdb1 /mnt -o utf8              //可以使U盘内的中文正常显示出来。

 

c. 访问

cd /mnt

 

d. 卸载

sudo umount /mnt
    1. 安装 cron
    sudo apt-get install cron -y
    
    1. 编辑定时任务
    crontab -e
    

    在弹出的编辑器选择页面中,选择 vim 编辑器(或其他喜欢的编辑器)。

    1. 编辑定时任务

    在编辑页面中按照 cron 语法添加指令或脚本,完成后按下以下按键组合保存并退出:

    1. 按 Esc 键进入命令模式。
    2. 输入 :wq 并按回车键。

    这将保存您的更改并退出编辑器。

    1. 查看已有定时任务
    crontab -l
    

    这将列出当前用户的所有定时任务。

更新网络和hostname

nmtui

设置中国时区:

ln -sf /usr/share/zoneinfo/Asia/Shanghai /etc/localtime && echo 'Asia/Shangha> i' > /etc/timezone

一、安装exfat组件

sudo apt install exfat-utils

二、查看U盘位置

sudo fdisk -l

 

三、挂载U盘

1、操作

建立一个USB文件夹

mkdir  /mnt/usb

下面 /dev/sda 更换为你的移动储存设备地址

sudo mount.exfat-fuse /dev/sda1 /mnt/usb

2、相关参数解释

挂载命令:#mount device dir

device:指明要挂载的设备

(1) 设备文件:例如/dev/sda5

(2) 卷标:-L ‘LABEL’, 例如 -L ‘MYDATA’

(3) UUID, -U ‘UUID’:例如 -U ‘0c50523c-43f1-45e7-85c0-a126711d406e’

(4) 伪文件系统名称:proc, sysfs, devtmpfs, configfs

dir:挂载点

事先存在;建议使用空目录。

四、卸载U盘

1、操作

下面 /dev/sda 更换为你的移动储存设备地址

sudo umount /dev/sda1

2、相关参数解释

卸载命令umount

命令使用格式:  # umount DEVICE

umount不能卸载正在使用中的挂载点,即不能在要卸载的挂载点处使用该命令

五、检查

用df -h查看一下,发现U盘路径从/run/media/lvzxy/MASTER变成/mnt/usb,查看一下U盘内容:cd /mnt/usb;挂载成功。

自动挂载

一、介绍

如果我们想实现开机自动挂载某设备,只要修改/etc/fstab文件即可。

/etc/fstab 是文本文件,他储存了系统内的静态挂载点,即每次启动时挂载的文件系统。对/etc/fstab文件进行编辑即可。

二、操作

vim /etc/fstab

 

1、编写内容  

1-要挂载的设备或伪文件系统    2-挂载点    3-文件系统类型    4-挂载选项   5-转储频率   6-自检次序

编写格式:   UUID=xxx  xxx  xxx  defaults  0  0

三、相关参数解释

  • 要挂载的设备或伪文件系统:设备文件、LABEL(LABEL=””)、UUID(UUID=””)、伪文件系统名称(proc, sysfs)
  •  挂载点:指定的文件夹
  • 挂载选项:defaults
  • 转储频率

        0:不做备份

        1:每天转储

        2:每隔一天转储

  • 自检次序

        0:不自检

        1:首先自检;一般只有rootfs才用1;

具体内容查看U盘属性,使用命令blkid

sudo blkid /dev/sda1

 

三、检查

重启,查看是否自动挂载

df

 

四、附注

/etc/fstab和/etc/mtab的区别

  •    /etc/fstab文件的作用:

记录了计算机上硬盘分区的相关信息,启动 Linux 的时候,检查分区的 fsck 命令,和挂载分区的 mount 命令,都需要 fstab 中的信息,来正确的检查和挂载硬盘。

  •   /etc/mtab文件的作用

记载的是现在系统已经装载的文件系统,包括操作系统建立的虚拟文件等;而/etc/fstab是系统准备装载的。 每当 mount 挂载分区、umount 卸载分区,都会动态更新 mtab,mtab 总是保持着当前系统中已挂载的分区信息,fdisk、df 这类程序,必须要读取 mtab 文件,才能获得当前系统中的分区挂载情况。当然我们自己还可以通过读取/proc/mount也可以来获取当前挂载信息 。

五、相关参数解释

  命令:blkid

查询所有的设备的文件系统类型

blkid

查询某一个设备的文件系统类型

blkid /dev/sdb1

查看进程所占资源:
1.PS查看应用程序PID

2.cd /proc/进程PID/

3.ls 查看资源类型

4.cd fd,进入FD句柄

5.ls 查看句柄号

6.ls -la

7.ls -l 查看程序占用

8.tftp -gr file_name 192.168.0.1

9.chmod 777 file_name

10.查看所有环境变量 env

11.查看指定环境变量 echo $环境变量名

12.修改IP地址ifconfig eth0 192.168.1.155 netmask 255.255.255.0 即时生效:

我的板子开机时会自动加载/etc/eth0-setting中的内容

13.建立一个软连接 ln -s /mnt/hgfs/am335x /am335x

14.开机自动启动:

/etc/init.d/rcS 下增加:

/lonsys/GM001& //加&是让程序到后台运行

ctrl+z:暂停程序运行,bg:将程序切入后台运行, fg:将程序调入前台运行

15:同步时间

更新系统时间:date -s “2015-12-02 14:12:40″

写入硬件时间:hwclock -w

读出硬件时间:hwclock -r

1、root—超级用户的登录
进入字符界面 的命令:Ctrl+Alt +F1(F1—F6)不放

要求输入超级用户名和密码。

2、普通用户的登录

切换用户命令:su 加用户名

从字符界面切换到图形界面用命令:Ctrl+Alt +F7

3、添加用户

useradd

格式:useradd[选项]用户名

4、修改密码

passwd

格式:passwd[选项][用户名]

选项:

-d 关闭使用者的密码认证功能, 使用者在登入时将可以不用输入密码, 只有具备 root 权限的使用者方可使用.

-S 显示指定使用者的密码认证种类, 只有具备 root 权限的使用者方可使用.

5、切换用户

su

格式:su [选项][用户名]

6、关机

shutdown

格式:shutdown [-t seconds][-r khncfF]time[message]

7、拷贝

cp

格式:cp[选项]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

选项:

-a 尽可能将档案状态,权限等资料都照原状予以复制。

-r 若 source 中含有目录名,则将目录下之档案亦皆依序拷贝至目的地。

-f 若目的地已经有相同档名的档案存在,则在复制前先予以删除再行复制。

8、移动或更名

mv

格式:mv [选项] 原目标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

选项:

-i 若目的地已有同名档案,则先询问是否覆盖旧档。

9、删除

rm

格式:rm [选项]文件或目录

选项:

-rf 直接删除不提示

-i 删除前逐一询问确认。

-f 即使原档案属性设为唯读,亦直接删除,无需逐一确认。

-r 将目录及以下之档案亦逐一删除。

10、创建目录

mkdir

格式:mkdir [选项]目录名

选项:

-p 创建多层目录

11、改变工作目录

cd

格式:cd 目录名

12、查看当前目录的绝对路径

pwd

格式:pwd

13、查看目录

ls

格式:ls [选项][目录或文件]

选项:

-a 显示所有档案及目录 (ls内定将档案名或目录名称开头为”.”的视为隐藏档,不会列出)

-l 除档案名称外,亦将档案型态,权限,拥有者,档案大小等资讯详细列出

-r 将档案以相反次序显示(原定依英文字母次序)

-t 将档案依建立时间之先后次序列出

-A 同 -a ,但不列出 “.” (目前目录) 及 “..” (父目录)

-F 在列出的档案名称后加一符号;例如可执行档则加 “*”, 目录则加 “/”   -R 若目录下有档案,则以下之档案亦皆依序列出

14、打包与压缩

tar

格式:tar [选项]目录或文件

例子:

#tar cvf tmp.tar /home/temp

将/home/temp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盒目录打包成一个tmp.tar文件

#tar xvf tmp.tar

将打包文件tmp.tar在当前目录下解开

#tar cvzf temp.tar.gz /home/temp

将/home/temp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打包并压缩成一个temp.tar.gz文件

#tar xvzf tmp.tar.gz

将打包压缩文件tmp.tar.gz在当前目录下解开。

附:

.gz

解压1:gunzip FileName.gz

解压2:gzip -d FileName.gz

压缩:gzip FileName

.tar.gz 和 .tgz

解压:tar zxvf FileName.tar.gz

压缩:tar zcvf FileName.tar.gz DirName

.bz2

解压1:bzip2 -d FileName.bz2

解压2:bunzip2 FileName.bz2

压缩: bzip2 -z FileName

.tar.bz2

解压:tar jxvf FileName.tar.bz2

压缩:tar jcvf FileName.tar.bz2 DirName

.bz

解压1:bzip2 -d FileName.bz

解压2:bunzip2 FileName.bz

压缩:未知

.tar.bz

解压:tar jxvf FileName.tar.bz

压缩:未知

.Z

解压:uncompress FileName.Z

压缩:compress FileName

.tar.Z

解压:tar Zxvf FileName.tar.Z

压缩:tar Zcvf FileName.tar.Z DirName

.zip

解压:unzip FileName.zip

压缩:zip FileName.zip DirName

.rar

解压:rar x FileName.rar

压缩:rar a FileName.rar DirName

15、解压缩

unzip

格式:unzip [选项]压缩文件名.zip

16、改变访问权限

chmod

格式:chmod [who][+|-|=][mode]文件名

who

u—拥有者

g—同组的

o—其他人

mode

r—可读(4)

w—可写(2)

x—可执行(1)

可以用数字代替 chmod 761 hello.c

17、查看磁盘使用情况

df

格式:df [选项]

选项:

-k 以KB为单位显示磁盘使用情况

18、查看目录大小

du

格式:du [选项] 目录名

-b 以字节为单位看

19、网络配置

ifconfig

格式:ifcongfig [选项][网络接口]

例子:

ifconfig eth0 192.168.0.1

配置eth0这一网卡的ip地址为192.168.0.1

ifconfig eth0 down

暂停eth0这一网卡的工作

ifconfig eth0 up

恢复eth0这一网卡的工作

 

20、查看网络状态

netstat

格式:netstat [选项]

-a 查看系统中所有的网络监听端口

21、软件安装

rpm

格式:rpm [选项][安装文件]

例子:

rpm -ivh l.rpm

安装名字为L的文件

rpm -qa

列出所有已安装rpm包

rpm -e name

卸载名为name的rpm包

22、挂载

mount

格式:mount [选项]设备源 目标目录

例子:

mount /dev/cdrom /mnt

将光驱挂载到/mnt目录下

unmount

格式:unmount 目标目录

例子:

unmount /mnt

取消光驱在/mnt下的挂载

23、查找文件

find

格式:find 路径 -name ‘文件名’

文件名可以用通配符代替

*可代表多个字符

?可代表一个字符

./代表当前目录

24、查找字符串

grep

格式:grep [选项] 字符串

例子:

grep “file” ./ -rn

在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中,查找包含file字符串的文件

netstat -a | grep tftp

查看所有端口中用于tftp的端口

25、动态查看CPU使用

top

格式:top

查看系统中的进程对cpu、内存等的占用情况。

26、查看进程

ps

格式:ps[选项]

例子:

ps aux

查看系统中的所有进程

27、杀死进程

kill

格式:kill[选项]进程号

例子:

kill -s SIGKILL 4096

杀死4096号进程

28、帮助

man

格式:man 命令名

htop简介
‘htop’是一款任务管理器和系统监视工具,可在Armbian Linux中使用。它提供了比默认任务管理器更加用户友好和交互式的界面,使用户能够更有效地查看系统性能并管理运行中的进程。用户可以在终端中输入“htop”来启动htop
htop安装和使用的步骤
在Armbian系统上打开终端,运行以下命令安装htop:
sudo apt-get install htop
1
安装完成后,只需在终端中输入htop并按Enter键即可运行htop。htop将实时显示系统使用情况,包括CPU、内存和磁盘使用情况,以及正在运行的进程列表。

  1. 退出htop,使用Ctrl+C停止即可
  • 执行以下命令来检查 “lsb_release” 命令是否可用,并获取操作系统信息:
lsb_release -a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